冬季登山~攀登嘉明湖的裝備建議 |
作者 David | |
2007/05/05 | |
攀登嘉明湖對於剛入門百岳的你,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2. 裝備組合 3. 食物 4. 行程安排 5. 嚮導及挑夫的聘請 vs. 地圖、指北針與GPS的運用 (附註:本文完成至 1 氣候與服飾 及 2 裝備組合 等二部分。) ![]() 神祕的隕石湖 ~ 嘉明湖 1. 氣候與服飾 溫度 白天平均在 0 – 15度 c;入夜後約略在 0 度 c上下。 《男性》 保暖型長袖排汗衣 + 風衣(襯衫)+ 略厚的長褲 + 頭巾 + 寬簷的遮陽帽 《女性》 保暖型長袖排汗衣 + 風衣或 Soft Shell + 略厚的長褲(或者加穿長的排汗內 褲)+ 保暖型頭巾 + 寬簷的遮陽帽 《男性》 保暖型排汗衣 + 中等厚度保暖衣 + 外套 + 保暖褲 + 保暖帽 + 手套 (怕冷的要改穿填充型的保暖衣) 《女性》 保暖型排汗衣 + 填充型保暖衣(化纖或羽絨)+ 保暖褲 + 防風保暖帽 + 防風保暖手套
的情況,加上那裡剛好是幾條溪流的上游,水氣容易順著河谷往上流動, 造成嘉明湖天氣的變化速度快的主因,所以一定要隨身攜帶雨具。 GORE-TAX最具知名度,或許這類型的衣物一套都要不低的價錢, 但其耐用性及實質的價值讓你在戶外得以無憂無慮的面對氣候的挑戰。 不過,若是想要有一樣的功能(排汗透氣及防水)但付出較少的金額, 我會建議 COATING 類的產品,這類產品的歷史也很長,具有重量低且 體積小的優點,唯一的缺點是只有1~3年左右的壽命。 心想:「回家睡大頭覺不是比較舒服嗎?」 登山所需要的裝備,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分開來說明可以讓你們有較清楚的 概念。 中層 – 保暖衣 外層 – 防風防水及透氣層
性,建議帶兩件上去,一件白天穿,一件睡覺的時候用。這對於怕冷的女性 尤其重要,最好一到營地就先換好會比較舒服。
保暖衣,由於水氣重加上風大,導致嘉明湖會比同高度的其它山來得更冷一 些,建議在這方面添購比較保暖的外套為佳。可以的話,多帶一件薄的保暖 衣,會比較保險一點。
防水透氣衣物,如前所述。
順帶一提,排汗的內衣褲,應該是需要注意的,以排汗的內褲為論, 不論男女都可以降低大腿內側燒襠的問題,至於排汗內衣,對於女性使用者, 可解決日常用內衣不會乾及運動用品排汗內衣不夠快乾所引起的濕冷。 若有起水泡 / 破皮/ 指甲瘀血等問題,要修正問題點,不然就換雙新鞋吧 (鞋型跟腳型不合)
襪子,中等厚度的登山襪兩雙,以作為替換用,若再有排汗內襪作搭配, 腳的乾爽度應該會更好。但襪子也不能穿得過厚,若產生壓迫性,反而會 造成腳底血液循環不良,容易有冰冷感及過度摩擦的問題 (Smart Wool Hiking / Adrenaline)。
鞋墊,增購新的鞋墊,可以增加腳底的舒適性 ( Montrail 熱塑鞋墊 )。
護膝,對於膝蓋的健康有明顯的提昇能力,使用上要注意不要穿戴過緊, 以有約束力但不會產生壓迫性為原則(Zeuba Knee按摩護膝)。
登山杖,建議使用兩隻登山杖,雙杖的使用可減少腳部的負擔約10%, 於上坡時可節省腿力,下坡時可減少對膝蓋的衝擊力。至於如何使用 礙於文字表達能力不足,需要現場說明(Leki 鈦合金)。 以認真的思考這個建議。 很累,但是心情卻是無比的愉悅! 《女性》 – 約 50 公升,以個人物品為主 首先要看背包容量是否足夠使用,其次,將背包帶出門,走約1-2小時的路, 感覺一下會有不舒服的點出現嗎(痛點 – 壓迫到讓身體感覺不適的地方), 檢查打包的重心配置有無問題。
山屋,找我們幫你調整是可以的,不用客氣啦。 為大多數人的採購原則。
內才需要將睡袋 / 保暖衣物 / 備用衣物 / 其它需要保持絕對乾燥的物品, 以防水內袋作另一層的保護 (Exped pack liner 40升 或 60 升)。 就繼續前往嘉明湖~今晚的宿營地點。 睡袋 《男性》 – 0 度c 保暖度的羽絨睡袋 《女性》 – 0 度c 保暖度的羽絨睡袋,加上睡袋內套以提昇保暖力,或者穿上 些許保暖衣及保暖褲也是另外一種可行的方法。 保暖度在0 度c的入門款羽絨睡袋,總重量約在1kg,算得上物美價廉 (Mountain Passport 400g填充量)。
內套可提昇睡袋 3 - 4 度的保暖力,在不買新睡袋的前提下,這不失為一個提 昇保暖度可行的方案(Sea to summit Thermolite Reactor )。
的保暖性,你才不會覺得跟地表接觸的背老是睡不暖。不建議使用鋁箔及平板 泡綿睡墊,其單價雖低,但實際可提供的保暖度之差及睡眠的舒適性之惡劣, 在嘉明湖那種比較濕冷的環境下使用,一定會感受得到那種怎麼也睡不好, 一心期待天亮的窘境(2.5 cm的自動充氣睡墊)。 大而且沒有一定的方向性,要記得把所有的營繩拉好,其它的就應該是小問題 了。 一起,就像堡壘一樣。 否則會讓你走不動或走得很辛苦的部份,可能就是帶過重的食物上山了。 在山上的主食以早晚餐為主,午餐算在行動糧內,建議在走的其它時間內, 每一個小時吃一些乾糧(軟糖 / 餅乾 / 巧克力 / 堅果 / 肉乾),隨時提供身體 足夠的熱量,才能有更好的體力走。
頂爐來得好。另外,擋風版是一項提昇燃燒效率的有效工具。
如果有大量燒開水喝茶 / 喝咖啡 / 煮火鍋的需求,要再另外計算一下。 頭燈、藥品… 等。 告知並經同意始可。 |
|
最後更新 ( 2008/08/13 ) |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