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清單說明~排汗衣 |
作者 David | |
2006/08/12 | |
服飾系統 ~
首先建議您要先了解三層穿著的概念 , 因為這是經過 20 - 30 年的使用到現在還在使用的基礎戶外服飾概念 , 等您建構好基本的服飾系統 ( 換句話說 : 就是要先買齊了裝備 ) , 爬過幾次山累積一些實際使用經驗後 , 才能真正了解每一項裝備的特性及如何搭配使用。
附註 : 專業品牌的戶外用裝備所使用的材料及設計都是最先進 , 能提昇山野活動時的樂趣,及確保生命安全的關鍵所在。
嘉明湖的行程簡介 :
嘉明湖的路線在經過向陽山屋後約 2 個小時候 , 就會走上陵線 , 從出陵線至嘉明湖約 5 個小時的路程全部都會曬到陽光 ; 另外, 要是天氣不好 , 風雨會很大 , 所以 , 防曬會是重點項目 , 穿著長袖透氣行排汗衣及圓盤遮陽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且可能在太陽下要連續走那麼久 , 身體勢必會留很多汗 , 透氣及快乾則是另一個重點。
1. 底層 : 排汗層, 讓身體維持乾燥
(1) 排汗衣 2 件 (重點項目)
夏季 : 中低海拔 -- 短袖 2件,搭配長袖快乾襯衫。
高海拔 -- 長袖,透氣型 2件。(一件於行進中穿,另一件備用替換)
長袖,保暖型於營地休息時用。 冬季 : 長袖保暖型 2件,薄的行進中穿 , 厚的營地休息時用。
![]() 附註
◎ 排汗衣的選擇以透氣性為重點 , 其次才是排汗及快乾。
◎ 在選擇上以貼身的 , 效果比較好。
◎ 平價及運動品牌的排汗衣 , 就基礎的排汗及快乾能力來說是有比傳統的服飾好 , 拿 來當日常休閒及運動使用可能看不出問題點。
◎ 功能良好的排汗衣 , 因為設定的用途及環境比較高或者稱之為嚴苛 , 所以在材料研發及製造上投入較高的成本 , 當然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 不過 , 當您在悶熱的氣候做大量活動時 , 身體所產生大量的熱氣及排汗量來說,其不夠透氣的缺點 ,就能馬上讓您感覺到身體熱氣佈滿在皮膚表層 , 有種揮之不去的痛苦, 再來就是運動後都已休息好一段時間 , 可是它還是濕的 , 風一吹來還是會覺得冷,為甚麼呢? 百思不得其解吧 ! ( 它們不都是排汗衣,但怎麼還會有如此的問題呢? )
建議您來維京山屋為自己選購一件優質的排汗衣試試看 , 您心中長久的疑問都會迎刃而解的,功能良好的排汗衣 , 因為設定的用途及環境比較高或者稱之為嚴苛 , 所以在材料研發製造上投入較高的成本 , 當然會有比較好的表現,一件乾燥和潮濕的底層衣服相比 , 其保暖力差別可高達 22 倍之多 ,表現較佳的排汗衣應該是兼具透氣、排汗及快乾三種特色才是 , 只是再針對不同地區及氣候調整成不同的類型而已 。 夏季 : 透氣型 因為台灣的夏天的氣溫高 , 再加上比較潮濕 , 這個時候就大多數人來說 , 透氣、排汗及快乾的速度要很快 , 才足以應付炎熱且流汗量大的夏天。 ![]() 這對於剛接觸戶外用品的女性來說會是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項目 , 以我女朋友的經驗來說 :就美觀上會有比較差的表現是沒錯 , 但登山用的排汗內衣 , 具有較佳的透氣性及快乾能力 , 雖然會有些許激凸的問題 ( 要很認真看才會注意到 , 而這個問題可藉由深色排汗衣或外加襯衫來解決 )及支撐性差的缺點 , 但這應該不是考慮的重點,只要爬山穿著覺得舒適就。 B. 排汗內褲 2 件 有三角及四角之分 , 基本上四角的可減少大腿內側的磨擦 , 舒適性較佳。
|
|
最後更新 ( 2008/08/13 ) |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